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weibo备份2

「辛亥革命116」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遭遇了各式各样的专制复辟,到今天都没能实现民主。如果有一天中国人民再次发起民主革命,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做些什么以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防范各种专制势力的复辟?
「辛亥革命115」民主革命按照手段可分为和平革命与暴力革命。和平革命的例子有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2004年的橙色革命,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等;1911年的辛亥革命属于暴力革命。请思考,在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民主革命应该采取哪种手段?为什么?
「辛亥革命114」坚船利炮 列强欺凌,洋务运动 腐败横生, 戊戌变法 血溅京城, 兴中革命 祛除鞑掳,广州首义 惊雷一声, 同盟誓约 三民主义, 十次失败 前仆后继, 武昌一役 帝制瓦解,推翻满清 创建民国,推翻专制 创建共和:纪念辛亥民主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113」请思考,今天的中共政权和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
「辛亥革命112」请思考,民主,是当今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我们中国人在晚清时 对民主就做出了些许尝试,包括民主政治改革以及民主革命。在 1911辛亥革命爆发以前,满清政府已经做出了专制改良:洋务运动;和民主政治改革:戊戌变法和晚清新政。为什么在这之后仍然发生了辛亥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111」如果没本事劝共产党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就没有资格去诋毁人民的 革命,革命是被逼出来的!当然即便是革命也要追求和平的方式,但在共产党没有放弃暴力镇压以前不能主动放弃其他形式,人民有权力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决中 国的专制制度。革命要不以复仇共产党为目的,仇恨不能解决问题。
「辛亥革命110」如果你提出的改革有伤于我的专制权力,说得好听一点:不听,说 得不好听一点:异议人士进监狱。对于讲革命的人,共产党那是坚决镇压啊。和平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牺牲最小,代价最小的民主过渡方式,但有个前提是共产党他们 愿意才行,如果共产党不愿意,那就只有革命了嘛!
「辛亥革命109」但是这些进步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共产党的专制统治,保共至上。看 今天国内的镇压维权,不管爸爸是李刚也罢,还是我的妈妈是某某也罢,不都是要个‘保’字吗?为了保住这个政权什么都可以干,什么罪行都不可以去惩罚。‘改 良为次’,如果你的改良请求符合我的保共,那我就多少接受一些
「辛亥革命108」‘改革就是为了预防革命。革命如不发生,改革照常进行;革命如 果发生,改革必须中止。’你们看1989年还没闹革命呢,还在广场跪着求共产党进行政治改革,他就坦克机关枪出来屠城杀人了。我们也不要否定改革开放带来 的进步。从没有粮吃到卖粮难,这是进步。
「辛亥革命107」第二,‘改良为次’。这里的改良就是晚清的改良。在不影响专制 统治的前提下可以做局部的改革,尤其是经济上的改革。第三,坚决预防革命和镇压革命。否定孙中山的革命就是为了预防革命。俄国尼古拉二世在进行他们的‘改 革开放’的时候,他的重臣维特伯爵说过两句话。
「辛亥革命106」如果在毛泽东时代,是马列贵,中华次之,民为贱;那么在 1979年到今天的第二阶段呢?在改革开放时代,共产党的专制被迫弱化,但是还是奉行三条,第一,‘保共至上’不论怎么改怎么放,第一位是保护共产党的专 制权力。只要改革开放损害了共产党的专制权力,什么都不要干。
「辛亥革命105」还没算上毛泽东所干的土改杀敌主,镇压反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我就不说这些了,多少无辜中国人的生命在毛泽东时代里被他践祚泥土啊?冤死冤杀,逼死逼杀几乎8千万!请问,这跟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
「辛亥革命104」土地没有了,资产没有了,打土豪分田地遍及全中国,中国人连起码的那点生命财产权都被共产党剥夺了。知识分子成了知奴,工人成了工奴,农民成了农奴,没有大队书记批条连讨饭都不允许啊!没有共产党组织上的批准连结婚都没有自由啊!这就是毛泽东30年。
「辛亥革命103」那是因为马恩列斯毛邓江胡温,人家要的不是中国的秦皇汉武唐宗 宋祖嘛,人家死了要向马克思报道,不是向秦始皇,孙中山报道嘛。全盘苏式,全盘苏化嘛。所以今天海外有媒体在批判马列主义,完全正确,那才是根呐。第三, 以穷为大,一切财产都归国有,国有就是党有,人民什么也没有了。
「辛亥革命102」中国历史上没有过这样的专制,比如历史上中国人有宗教自由,信 仰自由。毛泽东时代有吗?直到今天都还没有!谁要搞一个信仰出来,他马上就抓谁打谁嘛(请看中共镇压法轮功)。苏式专制全部移植到中国。我们不是说自己中 华5千年文明历史吗?为什么我们要请一个德国大胡子来做我们老祖宗?
「辛亥革命101」谁敢反马列就杀谁。多少中国人仅仅为给马列做个解释,不是杀头 的,就是坐牢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一个外国人的思想而杀害自己的同胞,从来没有过,共产党是第一个。第二,全盘苏式专制。有人认为毛泽东的专制是古代帝王 的专制,错了!最根本的东西是从列宁,斯大林那里学过来的!
「辛亥革命100」1949年4月21号最后一次国共谈判的时候毛泽东提出的第一 个要求就是要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共产党也毁灭了中华民国所制定的那部民主宪法和正在宪政道路上向前走的社会民主状态!1949年建政以后,在前30年的毛 泽东时代,第一,外国思想统治,把西方人不要的马列思想拿来作为统治思想。
「辛亥革命99」在抗战的时候共产党救了中华民国吗?他们巴不得在外部国际战争的 环境下去搞垮国民党,搞垮国民政府,搞垮正在前线和日本人血拼的国民党的将士们!毛泽东命令在重庆的地下工作者们打入国民党内部,等待时机。这是符合辛亥 革命原则的吗?共产党把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中华民国推翻了。
「辛亥革命98」中国正在抗战啊,血火纷飞他就在准备内战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权 卷30多万字,没有一个命令是让他的八路军,新四军去抗战的!这都是白纸黑字可以查到的!也有一些人不太听毛泽东的话打了一些小型战役,然后就吹嘘中共抗 战了。在伟大的保卫国家的抗日战争中,共产党跟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
「辛亥革命97」到敌人后方去干什么?毛泽东秘书李锐说去占地去,让日本人占地越 多越好。这就是毛泽东在抗战的时候说过的话。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变成抗日革命统一战线,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里说,我们要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发动 人民革命准备将来夺取政权。朋友们,你们说内战是谁发动的?
「辛亥革命96」1937到1945年中国处在被日本侵略内忧外患最艰难的年代, 可是毛泽东却说,民族问题说到底还是阶级斗争问题。如果我们今天帮国民党抗战,那就是在帮中华民国抗战,所以我们八路军只能到敌人后方去。两军对垒都在前 方打仗,而他不到前方参加抗战,他跑到敌人后方去。
「辛亥革命95」这是共产党的名言。打倒一切有资产的人。这是民生主义吗?所以在 1927到1937年这十年中,完全是在苏联的命令下为颠覆中华民国,为阻断走向民主共和而制造艰难,跟着一个外国政府去颠覆自己的本民族和自己的国家, 这无论如何都是跟辛亥革命说不到一块去的!
「辛亥革命94」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第14条就是中国各个省,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 可以独立,大家可以去查。这是符合孙中山辛亥革命民族主义原则的吗?中共鼓吹阶级专政,在农村杀土豪分田地,搞农村暴动,劫人财产,这是符合民权主义的 吗?以穷为大,谁穷谁革命,要把小资产阶级变成贫下中农,无产阶级
「辛亥革命93」可是中共的这场阴谋失败了。从1927到1937年在斯大林的命 令下发动土地革命,城市暴动,罢工,罢课;在斯大林命令下1929年苏联派兵侵略我国东北的时候共产党的口号就是‘武装保卫苏联’。1931年11月7号 苏联国庆日,在中国建立了由苏联领导的苏维埃共和国。
「辛亥革命92」1920年中共被苏联扶持建立起来到1927年被蒋先生清除出国 民党,他(共产党)做了些什么?他在苏俄的命令下打入国民革命阵营,分裂国民革命阵营;反对北伐,破坏北伐。在北伐胜利打到南京的时候他派人用炮轰外国大 使馆和外国侨人的居处以便挑起国际矛盾,让国际限制和反对蒋介石统一中国。
「辛亥革命91」所以共产革命在革命理论和性质上跟辛亥革命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 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因为民主就是要推翻专制,专制就是要复辟民主嘛。共产革命就是打着无产阶级的口号,行复辟专制之实!辛亥革命后诞生的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被共产党的专制复辟势力给推翻了!
「辛亥革命90」但是要明白,由于列宁的教导,中共在苏共建立的那天开始就把辛亥 革命定为'资产阶级革命',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承认你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目的就是为了推翻你,因为共产党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革 命,无产阶级革命当然要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了。
「辛亥革命89」他们要的就是共产主义,不要三民主义。要的革命是共产革命,不是 民主共和革命。列宁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莫斯科中山大学,里面的书都是批判孙中山,批判三民主义的。共产党诞生也在辛 亥革命以后,没赶上辛亥革命。所以共产党跟辛亥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辛亥革命88」今天的共产党有没有背离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有没有偏离,背离辛 亥革命?没有。因为共产革命跟辛亥革命根本就不是一个革命嘛。他(共产党)没有参加过辛亥革命,没有在辛亥革命的历程上,在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上 参加过任何共和的革命。共产党从建党那天开始要的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辛亥革命87」借一百年前那个“推翻专制、创建共和”的革命,一方面要乔装打扮 地充当她的继承人,用以继续劫夺权力的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又要竭尽所能地来污蔑孙文及其革命,以便藉此来扑灭中国大陆人民的革命思想和要求,藉以证明 他——对中国大陆13亿人民实行62年专制统治的政治合理性。
「辛亥革命86」大家要警惕的是,现在那个独裁权力依然在手的专制复辟政党,他们 正在加紧地和卖力地进行着“反‘反思’”,就是要把民间历史反思的成果压迫下去,甚至毁灭掉,要重新把谎言笼罩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台阶之上,企图依然故 我地施行他们的专政,甚至于要借纪念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85」我要讲这个问题,完全是被某个专制政党所逼的。我说辛亥革命的原则就是民族、民权、民生的原则,使命就是“护国、护法”即维护大中华民国的“国统和法统”。如果孙中山先生自己背离了它,那就活该挨骂;如果他没有背离,那就太冤枉他了。
「辛亥革命84」孙中山先生有没有背离辛亥革命?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但是, 在那个专制政党近些年来愈来愈反对人民反思历史,甚至一心要铲除人民反思成果的日子里,他们大肆地辱骂孙中山,彻底地否定孙中山,疯狂地污蔑孙中山。已经 公开要求重新评价孙中山、甚至要彻底推到孙中山、“鞭尸孙中山”。
「辛亥革命83」除掉中共受命前苏联,高举着共产革命的旗号,不仅推翻了民国,而 且彻底全面地颠覆了辛亥革命的所有成果以外;对于辛亥之后的革命党、国民党和一切进步力量而言,是否也因为有人,有党,有团体,或偏离、或背离了辛亥革 命,也为我们的民主进程带来了不应有的艰难和曲折呢?
「辛亥革命82」除掉前清形形色色政治改良派为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造就了社会政治基础,从一开始就破坏了我们“走向共和”的胜利开端以外;除掉我们的两个恶邻——苏联和日本,一心要颠覆、灭亡我们的大中华民国,从而为我们制造了反覆漫长的痛苦历程以外;
「辛亥革命81」一再地使我们这一百年的“共和”历程走得特别地艰难,使我们这一百年出现了太多的反覆,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专制复辟,直至在我们祖国大陆的今天,非但专制统治依然如故,而且极权专制史无前例。因此,当我们面对着这样一种痛苦现状时,我们是否还应该想到,
「辛亥革命80」继续以辛灏年史学家的视角审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与世 界上许多有过专制历史的国家一样,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专制复辟势力,他们不是公开地打着复辟帝制、复辟满清的旗号,就是变相地打着 “共和”的旗号,甚至打着“革命”的旗号,或者学着列宁那样“以革命的名义”复辟专制.
「辛亥革命79」请思考:1.什么是民主和专制?民主对国家和人民的益处,专制对 国家和人民的危害各在哪里?为什么在历史上,人民都从专制体制内推行民主改革或体制外进行民主革命来追求民主反对专制? 2.如果今天的共产党始终拒绝政治体制改革,固守专制,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第二次辛亥革命?为什么?
「辛亥革命79」请思考:1.在国内的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一直被定性为资产阶级 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那么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评判一场革命成与败的标准又是什么?究竟辛亥革命有没有失败?2.请分析晚清的种种败象 和今天的种种败象的异同,在今天的现实中能看到哪些历史的影子?
「辛亥革命78」中国共产党今天要真心政治改革,真正地振兴中华民族,使国家先民 主后统一真繁荣,全中国人谁都不应该反对。如果共产党一意孤行,就是要专制到底的话,希望共产党官场的人,从真正的爱民族爱国家出发,不要跟着共产党胡 闹,要学习那位湖南提督,要有良知良心,要真正地忠于国家与民族啊!
「辛亥革命77」黄兴发动长沙起义还沒开始就失败了,躲在长沙明德学堂。湖南提督 带兵去抓他。校长和教师们把这个提督围起来,当面骂他「丧尽了汉人的良心,为满清做走狗」他一下子把刀拔出来插在桌上说,「你们当真以为我是满清的一条狗 吗?走,不抓了,放他!」了不起啊,这个提督回去了可是要倒霉的!
「辛亥革命76」他们给妻子,给儿女,给父母的信,今天谁读起來都会泪如雨下。华 侨醒了,支援革命,所以才有辛亥革命的成功。第五,满清官员的觉醒。满清的官场也有人觉醒这一点很难得。中华民族几千年,许许多多知识份子,包括当官的都 很有正气。他们在政治上很可能是反动的,但做人是有人格的。
「辛亥革命75」第四,侨界的觉醒。第一,为革命捐钱;第二,为革命捐命。华侨支 援革命者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是越來越多,贡献越來越大。华侨总共捐款五百多万美元,相当于今天2个亿,他们怎么能不是革命之母呢?「黄花岗起义」的 500个先锋,其中四分之一是赶回国捐命的华侨。
「辛亥革命74」军界觉醒了。1911年武昌起义,新军仅仅三次起义,远离北京2 千多公里,300人每个人5颗子弹,就把一个庞然大物满清王朝一下子掀翻了。军队的觉醒是一种相当彻底的觉醒。我今天不讲军队的情況了,也不想煽动军队, 但是那种精神要学习。中国的军人,你们到底爱谁?爱国不是爱党,国比党大!
「辛亥革命73」第三,军队的觉醒。军队不是开玩笑的,他握著枪杆子。用我年轻时 接受的教育来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要永远接受党的领导和指挥啊,军队一发生问题当然就要出大事了。难道军队是在猛然之间出发了起义的吗?不是, 革命党「运动」军界整整八年之后,才有了「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72」留学生们捐钱捐物,办报办刊,并组织策划了多次起义。沒有留学生 就沒有辛亥革命的基石。今日中国的留学生,爱国当然要爱,可是要明白应该爱什么样的国家。要爱走向民主共和的国家,要爱完成民主共和的国家,而不是固守专 制,力行专制的这个国家政权。国与权是两回事。
「辛亥革命71」第二,学界的觉醒。一百年前沒有留学生,就沒有辛亥革命;有孙中山,也沒有辛亥革命;沒有孙中山,一样会有革命;有了孙中山,会有正确的革命。可是,如果有孙中山却沒有留学生,革命的品质不能提高,也就不会具有那么早的,那么好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70」你要知道,对于满清王朝,用今天的话来说,她可是绑赴刑场执行枪 决的「反革命份子」!然而,杭州大悲庵的尼姑主持居然捐出岳飞墓边上的四亩地,为她下葬,400人参加葬礼,且在之后成立「秋社」,要年年月月地纪念秋 瑾。这就是舆论的力量,新闻的力量,就是人民能自由办报办刊的力量!
「辛亥革命69」当时的报纸是怎么报道她被杀的?以『申报』为代表的中国所有报 纸,都把她当作英雄來歌颂,都是白纸黑字印出来的。『申报』公开了向张曾扬和贵福通消息的兩个告密人士姓名,这个个告密者从此改名隐姓,流散在人间。该报 同时公布了中国的知识界,学生界和普通老百姓要为秋瑾开追悼会的事。
「辛亥革命68」今天可有一份呢?他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可以任意地批评满清王朝,甚至可以揭露时弊,鼓吹革命。1903年的上海『苏报』就是公开鼓吹革命的,上海的出版社就敢于公开出版邹容的『革命军』。这100年來,中国沒有哪个人不佩服革命烈士秋瑾,她是民国的先驱。
「辛亥革命67」光是有知识份子,有会党,有青年学生,有各方面优秀人物的觉醒来 发动革命,革命可不是那么好发动起来的,必须整个社会觉醒才行啊。第一,新闻界的觉醒。满清允许办刊办报。1898年定期发行的报纸,刊物60份。 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的時候,中国有487份定期出版的报刊,其中95%以上是民办刊物。
「辛亥革命66」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里那个安徽巡抚恩铭的话来说,什么预备 立宪,什么政治变法,什么洋务运动,都是假的,就是要一手抓权一手抓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历史就是这样惊人地相似!历史究竟是什么?难道是‘秦人不暇 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吗?
「辛亥革命65」满清的改良有没有成就呢?他有成就,比如说,开放言论,废除特 权,准备立宪就是成就。他开放人民的思想,激励了人民的追求。可是结果是什么呢?败了。改良派都不改良了,要革命了。为什么?就是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 改革嘛;就是只搞改革开放,反过来更加攫取权力嘛。
「辛亥革命64」改良派4次请愿游行,不是被弹压了,就是把他们遣送回家了。最后 搞了一个皇族内阁,所谓改良,有内阁了,13个内阁成员,9个是皇亲国戚。改良派全部绝望,发表‘告全国希望全绝书’。就在这时,黄花岗起义不到半年, “武昌起义”爆发,全中国的改良派都被满清王朝逼到革命的道路上去了。
「辛亥革命63」于是1905年宣布,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回来模仿日本施行宪政。 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7年宣布改革官制,结果呢,权力集中到满族贵族手里去了。1908年慈禧太后光绪帝都死了,9年预备变成6年预 备,发布钦定宪法大纲,鼓吹君主权力为第1位,不论是政府还是议会都必须服从皇帝的需要。
「辛亥革命62」慈禧太后面临这个情况,接受知识份子们的第三个要求:“君主立 宪”。因为改良派给她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说:“改革之机真动,革命党何以生存?”。如果你真心搞政治改革,革命党就没有人响应了嘛,就不会革命了 嘛,人民就不支持革命了嘛。这真是帮满清王朝,满清王朝也听了。
「辛亥革命61」三十年改革开放虽有如此的成就,结果,国未富,兵未强,人民的苦难更深了。唯有一个更大的成就,就是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了,就是特权阶级们,官员们!而之后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的戊戌变法呢?结果是列强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人民更加紧了革命和起义。
「辛亥革命60」我们的舰队管带都是英国海军学校毕业的,跟他们是一样的,只是人 家有炮弹打,我们的炮弹里面装的是泥沙。腐败!‘每日评论’说:洋务运动的30年里,人民的痛苦与日俱增,农村不能安居乐业,踊到城市去打工,受城市的 “新兴资产者”的剥削和压迫。这句话用在现在只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辛亥革命59」上海是个小渔村,就像三十年前的深圳一样啊,也是三十年啊,很快 就要成为世界的明珠了。中国的通商口岸,特别是上海,高楼大厦、花园洋房一栋一栋地建造出来了。一些有钱人的快活,也是当时一般人不能想像的。 但是,1884年法国人不宣而战,我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强兵没强起来呀。
「辛亥革命58」而且他还有点不同,允许人民自由结社,允许人民开始办报、办刊, 宣扬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绝不讲什么要“抵制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满清还没那水平。30年的改革开放,满清王朝真的奔着“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去 走,他把一个古代化的中国,迅速地在经济上推向了近代化。
「辛亥革命57」让我们能抵挡一下列强;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帮助我“消弭革命”, 那我就接受。所以知识份子提出的“富国强兵”,造成了满清政府改革开放的30年辉煌时期。1865年太平天国失败,到1894年甲午战争,这30年中,满 清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一定的改变,特别是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辛亥革命56」对改良,他(清政府)不杀,他有两个方针:一,知道改良怎么说还 是为了我大清的,但是如果你的办法对我的权力有损害,那我就不饶恕你。他不太抓,他就是压,更不杀和平的改良派,只杀过一次,六个人。二,如果你讲的改良 办法对我有好处,确实是能让我们强大一点;能让我们面子好看一点;
「辛亥革命55」法国、英国、俄国世界上所有的专制政权几乎都干过这些事。用今天 的话来说就是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只改经济,不改政治;不但要权力,还要钱;一手抓权,一手抓钱;“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 满清政府是不能接受革命的呀,他对革命党那是一点也不含糊啊,抓到就杀。
「辛亥革命54」前面讲了两个孕育辛亥革命的因素。第三个是专制改良的成败孕育了 辛亥革命。什么叫专制改良?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力,为了自己的江山永远都不会易手,而进行的各种各样行政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改革,这就叫 专制改良。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为了维护专制不得不进行改良。
「辛亥革命53」国内环境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改良。改良也有三阶段,第一、要求 “富国强兵”,即洋务运动。 第二、要求“政治变法”,即戊戌变法。 第三、要求“君主立宪”,即晚清新政。承认君主制度,要求“君主立宪”。为什么日本那么一个小国,居然通过搞“立宪”,就强大起来了,都打不过他了。
「辛亥革命52」第三阶段、孙中山革命。 他从1895年开始领导起义革命,到1905年之后,革命党是由先进的知识份子,先进的留学生,会党中接受共和者,普通的人民,城市的工人组成,他们全部 变成了辛亥革命中的先驱。 从传统革命,反对列强和狭隘反满革命走向了近代革命,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51」今天有人公开辱骂孙中山,勾结会党,是为“乱臣贼子”。我觉得实 在是太过份了。那是民间会党,爱民族爱国家,并且接收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会党,怎么能叫黑社会和流氓党呢?怎能能说孙中山先生是“乱臣贼子”呢?这些文章都 发表在共产党自由派知识份子的文章里面。讲起来叫人痛心!
「辛亥革命50」改良派知识份子康有为、梁启超、唐才常。革命派不用说了,以孙中 山为代表。杨衢云与孙中山一道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虽然广州起义流产了,但是他的影响留下了,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和”的第一步。第二次是哥老会的毕永 年拥戴孙中山先生当“兴汉会”会长,反对略强、推翻满清。
「辛亥革命49」人民革命经过了迅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农民革命。 太平天国大家都知道。这些起义有鲜明的特点,一,反对洋人侵略,非常明确;二,有一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叫“天灭清妖”。明确地反对满清。第二阶段, “会党起义”。 “会党起义”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
「辛亥革命48」落后的游牧民族对中国的两次入侵,把中国的思想、文化、经济各方 面,停滞在本该要很好发展的历史阶段。他们把那个已被我们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当作是先进,加以保护。这样就使得我们整个民族落后了。这个不是“民族主义”的 话,只是历史事实而已。在这个情况下,人民就要革命了。
「辛亥革命47」列强来了,满清无能。我们中国人是能忍受的,可是我们中国人也要求进步啊!我们希望自己是真民主,真繁荣,真强大呀!那个时代的人民,可以说比今天的人民还要有觉悟。我不是埋汰我们自己,我讲的是历史事实。
「辛亥革命46」对老百姓呢?一个洋教士因为中国的年青的军官,满清的军官,没保 护好这个洋教士,就被公开问斩。英国还派军舰到长沙来观看,中国人是怎么斩杀这个没有保护好他们的中国军官的。欺负人呐!列强,不论“民主列强”,还是 “专制列强”,在中国做的坏事太多了,结果就是辛亥革命的孕育!
「辛亥革命45」一些传教士真的带来了文化,文明,进步,我们不能不承认。但也真 有那么一些传教士到中国来,做间谍、策反的,危害、迫害我们的,有的是啊。  对满清官场,因为慈禧太后说了一句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于是乎在官场,绥远将军就因为他那死了个洋人,他差一点就被开刀问斩。
「辛亥革命44」第三、强夺主权。列强打赢了,签订不平等条约了,就要夺我主权 了。我们的矿山,铁路,基本上为列强所有,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第四,强行传教。 中华民族几千年从来都是宗教、思想、信仰自由的。一直到1949年之前,从来没有宗教迫害。从来没有今天抓这个宗教,明天杀那个教徒的事。
「辛亥革命43」1924年还是军阀时代的中华民国政府,就宣布绝对不承认被俄国 割去的共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42年,蒋介石先生在“开罗会议”上签署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 如果今天没有人承认与俄国的这些不平等条约的话,中华民国的地图还是这么美丽的一片大海棠叶,它没有缺这一块,也没有缺那一块呀。
「辛亥革命42」这样的侵略,简直是公然的、下流的和无耻的,可民主列强和专制列 强,他们是伙在一起来欺负我们的,他们是用这个办法,公开的,毫不避讳的进行强行侵略。第二、强迫签约。他们有坚船利炮,我们当时中国落后打不过他呀。于 是产生了不平等条约。一共有1115项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41」法国于1874年侵略越南;1884年又侵入越南和我国;包围台 湾,攻占基隆;这就是法国人干的事。1894年,日本人在东大沟和旅顺不宣而战,全歼我北洋舰队。1900年,八国联军,俄、美、英、法、德、日、意、 奥,加上荷、比、西十一个国家,侵入中国。在这之前,他们还曾火烧圆明园。
「辛亥革命40」现在以辛灏年史学家的立场来审视这场革命。辛亥革命是从那里来 的?孕育出辛亥革命的第一个历史因素、时代因素和现实因素,就是当时的列强们。列强们干了什么?第一、强行侵略。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一八五六年第二次鸦 片战争,打到一八六零年,民主列强英国开打以后,法国人来了。
「辛亥革命39」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的成功,更加证明旧秩序确实已脆弱不 堪。在富于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准备缔造新时代时,对于4亿中国人的大多数来说,革命不过表明了“皇帝倒了,辫子剪了”。再一次说明了在中国,公民 社会还未建立,公民意识还未启蒙,社会责任感仍未普遍为人们所共识。
「辛亥革命38」一位民间的知识分子在1910年说,新政不仅没有自救,反而加速 了混乱,“多举一新政,即多增一事端”。历史学家陈旭麓后来总结说:“新政增加了捐税,因而大大扩展了对立面;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学生,却造就了成批的反封 建斗士;新军淘汰绿营练勇,结果却铸成把枪口指向王朝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37」像很多失败的改革一样,这些三心二意的末世改革者幻想挽救自己, 却激发了更多的矛盾塑造了更强大的敌对力量。在一种衰败的制度中,被强行植入的新事物,往往不会使腐败获得新生,而是迅速沦落。新政一连串的举措到了具体 执行时早已走形得不成样子,不过为官僚体系的腐败提供了新的借口。
「辛亥革命36」在20世纪初,中国已不具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相对不受打扰的改革 条件。国际环境的压力对于中国的压力更为显著,中国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崭新的世界潮流的分歧越来越不可调和,不同背景、思维与利益的群体间越来越难以相 处。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有一场彻底的革命才能挽救中国。
「辛亥革命35」让我们以许知远先生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这场伟大的革命。在面对列强 入侵的努力最终都没有收到渴望的成效,百日维新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休克疗法”,没有得到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强的权力支持。但这个组织自我挽救的速度已落后 于它腐烂的速度,而且它最终发现自己已无力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
「辛亥革命34」社会层面上,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 会结构。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却未受根本性冲击。因为主导各地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 人、旧式官僚、地方士绅。民主共和的制度也未能按照预定实行下来。
「辛亥革命33」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 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之后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 的分裂及战乱,客观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32」在这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无政府主义 、 自由主义 、 三民主义 、 社会主义 (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言论的相对自由,思想的相对自由,为共产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辛亥革命31」在思想上,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 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 孟、全盘西化等思想。正所谓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辛亥革命30」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多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 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 一些人认为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即“革命尚未成功,同 志仍须努力”。
「辛亥革命29」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 约制袁世凯而更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废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 体,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28」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帝制,并建立新的民主政治体制共和制。参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
「辛亥革命27」宣统退位后,1912年 2月13日孙文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通过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这为袁世凯复辟专制埋下了祸根。
「辛亥革命26」1912年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 逼迫下,宣统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 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与继承,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辛亥革命25」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就任临时 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 一。”1月29日召开清廷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
「辛亥革命24」革命军开展阳夏保卫战,最终战败,退守武昌。在47天的作战中伤 亡约万人,但仍能隔江坚守武昌。各省均发起革命,宣布独立,清朝统治由此结束。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 总统。孙中山获得17张有效票中的16票,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23」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晚8时(确切事发时点 已无可考证,只能确定是日暮以后午夜以前事发),共进会会员程定国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清政府派陆军攻击武汉三镇的江北汉口和汉 阳,随后启用了早先被罢黜的原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以稳定北洋新军。
「辛亥革命22」从1895年至1911年,兴中会、华兴会以及后来的中国同盟会 ,还有光复会、岳王会等各种革命团体,联合三合会、洪江会等会党势力,共发动了十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维新派的自立会也在1900年与兴中会合作发动过勤王 起义。这十多次起义虽皆昙花一现,但却在中国国内及海外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辛亥革命21」1911年 5月,立宪派盼望已久的内阁终于成立了。然而这个内阁竟然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13名内阁成员中有9名为皇亲国戚。由于和清廷在首届内阁的性质和作用上认识不同,这样的结果使立宪派人士大为失望,也因此埋下了武昌起义后各省士绅由 支持立宪转而支持革命的伏笔。
「辛亥革命20」同盟会积极宣传他们的思想,大力推动群众的觉醒。《民报》章炳 麟、陶成章等主编下,与主张改良的,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支持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回国的学 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农民、游民、外国人等。
「辛亥革命19」这些革命团体不一定互相隶属,但大致上都有相同的目标:谋求推翻 满清、恢复汉人原来的江山、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国家。孙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联合各革命团体,于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在《民报》上阐述了这一观点。
「辛亥革命18」后来不少留学生归国,成为国内革命组织的骨干。1904年 ,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境内开战(即日俄战争),满清政府竟然划出部分国土让两国交战而自称保持中立;皇室内更有人称满清的国土“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令革命救亡的呼声更高。 各种革命团体在国内更是纷纷出现。
「辛亥革命17」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的知识分子更感受到中国正面对 前所未有的危机。 甲午战争起,中国派往海外留学的学生大量增加,当中以日本为数最多, 1904年时一度达到二万多人,不少为官费留学。革命的思想在留学生中广为散播,主张革命的学生成立各种团体,发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16」民族民权民生这是启蒙民智的伟大的思想,让人民明白了天赋人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1895年10月兴中会首次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但并未取得成功。孙中山于1895年在英国伦敦为清廷所绑架,该事件成为国际新闻,孙中山因此闻名国际。
「辛亥革命14」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 、 共进会 、 文学社 、 华兴会 、 光复会 、 中国同盟会等。 同盟会中还有丈夫团等小团体。各革命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有孙文 、 黄兴 、 宋教仁 、 蔡元培 、 赵声 、 章炳麟 、 陶成章等。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汉人江山,建立共和体制等。
「辛亥革命13」为了解欧美日各国政治制度,实行立宪,清政府于1905年派出出 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赴各国考察。然而,在公使出国的路上即遭到革命派的炮轰,改良与革命的赛跑已经开始了。革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被专制政府的顽固不化所逼出来的。 内阁成立时,13名成员9个是皇亲国戚,国人失望了。
「辛亥革命12」背景10:1907年 ,各地立宪派组成各种立宪公会 ,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 ,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 ,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明确宣布9年后实行立宪。1910年,随着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相继成立,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5年。1911年庆亲王内阁成立。
「辛亥革命11」背景9:日本是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接连战胜两个专制大国:中国 和俄国,让国内对君主立宪深信不疑。八国联军侵华后,严峻的形势迫使慈禧太后在回銮北京后逐步推行新政。自1901年起, 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提出的改革方案,于1906年宣布模仿日本的君主立宪‘预备仿行宪政’。
「辛亥革命10」背景8:梁启超定下立宪六步,即下诏明定君主立宪政体、派重臣出 洋考察各国宪法、开立法局拟定宪法草案、立法局翻译各国宪法及相关著作、宪法草案交由人民讨论五至十年后颁布定本、最终实行宪法。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 还有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也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
「辛亥革命9」背景7:然而实行立宪须先让民众知晓民权,知道自己享有上天赋予自 己的不可剥夺的权力,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私人财产权,人权等。然而中国上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剥夺了民权,让人民忘记了民权的存在,人民早已习惯跪着 的日子,忘记了原来作为人,还可以站起来。
「辛亥革命8」背景6:“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 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他强调中国的君权自古即有限,只是未定宪法,“欲有限而不知所以为限之道”。 而为限制君权与官权,就必须让民众明白民权,人民享有的权力。故宪法与民权不可相离。
「辛亥革命7」背景5: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 魏源 、 洪仁玕 、 王韬 、 郑观应 、 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过立宪,但立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士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 ,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6」背景4:但是进行103天以后,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 产。部分维新人物流亡海外后,主张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将政治实权逐渐交出至民选政府。 主张这种变革方法的当时被称为改良派。同时也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革命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新政体。
「辛亥革命5」背景3:自1895年的公车上书 ,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 当中康有为 、 梁启超等人物成为维新派 ,主张在体制内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 ,在皇权之下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 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开展戊戌变法 。
「辛亥革命4」背景2: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 强国力。然而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再败于日本 ,显示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国力和命运,19世纪后期迅速强大的德国与日本在社会上却充斥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养成做事一板一 眼的风气习惯。
「辛亥革命3」背景1: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 ,一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内忧外患的挑战。1860年代至1890 年代 ( 同治至光绪初年)的洋务运动 ,是一场由清室自发的改革。
「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一言以蔽之,就是 推翻满清,创建民国;推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的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这是整个亚洲历史上爆发的第一个划时代的民主革命!它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的本质区别 是,这是中国人民对民主进行的首次尝试(虽然之后遭到专制复辟),而不是专制朝代的更替轮回。
「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 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伟大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义和团16」请思考:以今天人性和人权的眼光审视义和团的行为,是非常野蛮残暴的。是什么让义和团成员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把人性之恶表现得如此极致?
「义和团15」请思考:1.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运动?应该如何予以评价?您支持这次运动吗?2.义和团与太平天国比较,有什么异同?3.如果今后有一天发生类似的农民运动,宗教运动或带有民族主义的运动,您会参加吗?为什么?
「义和团14」辛丑条约的赔款大部分都得到废除或免除,实际上列强将这些钱用于中 国的教育,铁路,银行等行业的发展。这次运动的失败,让清政府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子再次遭受摧残,也让革命派和部分国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纷纷支持用 革命的手段推翻这个腐败的朝廷,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义和团13」辛丑条约的签订,一方面体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饥渴和残暴,当时清政府一年收入不到一亿两,4亿5千万两的赔款包括利息支付则高达8亿5千万两,相当于8年国人的劳动果实全部被列强抢走。清政府面对如此巨额赔款,不得不加紧盘剥百姓,百姓遭受的苦难更深。
「义和团12」辛丑条约主要规定了赔款,没有割地。付各国战争赔偿四亿五千万两银,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为四厘,由中国的关税和盐税来偿付。北京的大使馆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
「义和团11」于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还有西比荷3国没出兵)打到北京, 慈禧在没有任何准备德情况下仓惶外逃。京城遭到外国人烧杀抢掠洗劫(德国人在洗劫京城时表现得最凶残,与威廉二世发布的命令有关),损失无法统计,史称庚 子国难。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义和团10」义和团势力壮大。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 由天津至涿州 、 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甚至进攻外国的使馆。这样,列强被义和团的野蛮激怒。同时,端郡王谎称列强让慈禧 退位,让光绪继位,慈禧不顾各官员劝阻,悍然与11国宣战。
「义和团9」1900年1月, 溥俊受诏入宫,封为大阿哥 ,但外国公使均不承认。 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中外关系趋于紧张。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 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
「义和团8」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 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 、 基督新教 、 东正教 ,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
「义和团7」1898年3月,拳民活动在山东加剧。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 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 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清政府默认了该组织,并借用此势力与外国入侵者对抗。
「义和团6」背景续:1897年11月,山东冠县梨园屯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 国圣言会传教士Franz Nies及Richard Hen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外国的进 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 。
「义和团5」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教案’指清朝末年中国境内牵涉基督教教会的 社会事件(常引起争讼、暴力甚至演变为外交事件)。义和拳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北的山东和河北,正是教案频发的地区,义和拳活动与教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 外国的入侵必然会直接或间接与居住在当地的农民发生利益冲突。
「义和团4」义和团烧杀抢掠的野蛮残暴在众多史书中有记载,例如:罗惇曧的《庚子国变记》,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西巡回銮始末》等。
「义和团3」义和团的行为除了杀害无辜的外国人外、也直接造成无数无辜的中国人受 害,而且针对对象从光绪帝、李鸿章、奕劻、京官各大臣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无法无天,除屠杀外,也奸淫据掠,其不人道处比八国联军更甚,不论以中外的 传统道德观点来看、义和团的行为实属野蛮残暴。
「义和团2」义和拳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 、直隶一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 ,最初反对满族统治,以「 反清复明 」为口号 ,遭到镇压。随着鸦片战争后国势衰落,外国势力渗入寻求最佳利益的冲突, 华夷之辨取代了满汉之争 ,义和团有部分会众转向,开始支持清朝,演变成勤王的民团组织。
「义和团1」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 、 庚子国变 、 庚子拳乱 ,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所有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所进行大规模暴力排外事件。此次运动招致八国联军的进攻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圣诞节快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